21岁,是充满希望的年龄。照片中21岁的他,阳光、帅气、朝气蓬勃;家人、同学口中的他,积极、善良、乐于助人。
突发急病
据了解,今年1月,正在四川乐山师范学院读大三的左逸趁假期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实习。
左逸突发脑出血晕倒后,家人从古蔺赶到勐腊县。后因左逸病情恶化,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加之勐腊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当地又处于旅游高峰道路拥堵,一家人经多方求助才联系上医疗专机将左逸转院至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可惜的是,左逸自晕倒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热心助人
“在这个非常让人感伤的时刻,他们作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志刚说。据周志刚介绍,左逸的器官(组织)将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共享网络计算机系统进行分配,他捐献的心脏被分配到武汉,救助一名扩心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肝脏和肾脏将在本院完成手术,救助三个人的生命;两张角膜也将在本院完成移植,帮助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他一直都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左逸的姐姐左靖说,此前,姐弟俩曾经也讨论过类似的话题,两人都曾表达过愿意接受器官捐献的意愿。此次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是爸爸妈妈的决定,是一家人的决定,同时她也相信这肯定也会是左逸自己的决定。
经央视新闻直播间对左逸事迹的报道,这个古蔺小伙及其家人的感人事迹,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据左逸曾经的同学介绍,一直以来,左逸都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并且敢想敢做的人,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高二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酒精中毒了,左逸不仅把他背去医院,还在医院守了一晚上;还有一次晚上十点多了,街上有两个女生被几个混混儿喝醉了酒拦截,左逸立马就过去帮助她们……”说起左逸,朋友们痛苦与怀念并存,赞叹与敬佩交加。
“自己失去孩子已经很痛苦,不想看到别人也失掉亲人。”面对央视的镜头,左逸的妈妈说出了作出捐献器官决定的原因。
无论是对于左逸,还是对于他的家人,这都是一个伟大的决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将永远传递,感动众人。
生命的延续
左逸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了21岁这个美好的年纪。亲人走了,一个万般痛苦的家庭作出了令人感动的伟大决定。
2只眼角膜、2个肾脏、1颗心脏、1个肝脏,这6枚器官让6个不曾相识的人重拾光明、重获新生。
无论是对于左逸,还是对于他的家人,这都是一个伟大的决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将永远传递,感动众人。
“我觉得他没走,还在,一直都在。”姐姐哽咽道。
命运给了他不幸,他却为别人带去生的希望,别人替他继续搏动着心脏、看这世界的千变万化!
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生命却一直在延续。